南京条约现场 1984年4月,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,他在香港发表声明,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。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整,中国正式对香港地区恢复行使主权。当天,全国上下一片热烈,共同见证了这个愿望的实现,美丽的华夏之子香港,
南京条约现场
1984年4月,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,他在香港发表声明,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。1997年7月1日凌晨零点整,中国正式对香港地区恢复行使主权。当天,全国上下一片热烈,共同见证了这个愿望的实现,美丽的华夏之子香港,再一次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。当天,隆重的庆祝仪式在香港拉起帷幕。许多人情深意切在电视机前做好了唱响国歌的准备,然而,让人意外的是,会场上第一个响起的,不是我们期盼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而是一首同样让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《茉莉花》。
香港回归
时至今日,许多国人依然不是很清楚,为什么在那个重要的日子里,第一个响起的会是一首来自民间的歌曲《茉莉花》?其实大家有所不知。这个《茉莉花》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国歌,而这首歌用在这里,意义要比我们现在的国歌更加重大。尤其是做为转交方的英国人,更加了解这首《茉莉花》背后的深意。
明星演唱茉莉花
歌曲《茉莉花》原本是江淮地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,曲子委婉悦耳,歌词各不相同,仅仅在清朝末年,在安徽地区就流传着至少五个版本。1842年,中英《北京条约》中约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,但是这里仅仅是香港岛的一部分。1898年,英国政府再次与清朝签订了1898年,清政府与英国签订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将深圳河以南,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.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,并将租借地称为“新界”,租期为99年。从1898年7月1日开始,至1997年6月30日期。
李鸿章
条约签订后,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,将新界地区交接给英国。交接仪式完成后,英国代表邀请中方代表共同参加晚宴。晚宴上,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,当英国响起嘹亮的国歌之后,英国军官肃立两旁表示自己对祖国的尊敬。李鸿章当时有点儿懵,英国有自己的国歌,那中国呢?于是李鸿章含着泪哼唱了一首来自自己家乡的民间小调,这民间小调就是《茉莉花》。其实早在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洲期间,就在法国清唱过《茉莉花》这首歌,当时是一个万国运动会的开幕式,正好就在巴黎举行,各国在开场中纷纷奏响自己的国歌,唯独清朝什么也没有,于是李鸿章就唱了这首歌。此后,这首歌就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清朝的国歌。
香港世博会歌曲茉莉花
在1997年,香港回归的当天,这首《茉莉花》再次响遍全场,许多英国人难免会响起99年前的那个场景,歌还是那首歌,但是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。而这也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想要这个曾经的殖民者所要看到的一切,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,当初清朝租借给你们,如今我们新中国遵照条约规定予以收回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也是你们英国不能改变的事情。